农村低保三级评议制度及其实施中的偏差治理——以G省K乡为例

被引:6
作者
向征
左停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低保政策; 三级评议; 乡镇政府; 村民组织; 制度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实地调查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在乡村现行治理结构下出现失效现象。而其根源在于乡镇和村组织之间的实施监督关系变异为乡镇和村之间的合作共议关系,导致低保三级评议制度实施中出现种种偏差,如将低保享受资格作为"惩罚"工具,将低保指标作为工作顺利开展的"抚慰"、"公关"手段等。其深层原因包括村级组织受到乡镇干涉而难以实现独立评议,乡镇监督实际上成为乡镇和村两级组织的"合议",以及县一级组织监督的实质性缺失等。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构乡镇和村组织间的制度理性,强化监督,促进村民在评议中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杜毅 ;
肖云 .
西北人口, 2009, 30 (01) :13-17
[2]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3]   “硬制度”与“软环境”下的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 [J].
邓大松 ;
王增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5) :18-25+95
[4]   论农村低保制度设计的社会公正价值目标 [J].
贺大姣 ;
胡象明 .
求索 , 2008, (04) :87-89
[5]  
农村低保缘何转化为治理手段.[J].贺雪峰;刘勤;.中国社会导刊.2008, 03
[6]   乡(镇)村关系视阈中“村务公开”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J].
杨嵘均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5) :108-111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及瞄准分析 [J].
李小云 ;
董强 ;
刘启明 ;
王妍蕾 ;
韩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1) :29-33+79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悖论分析 [J].
官翃 .
求索 , 2006, (07) :91-93
[9]   建立农村“低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陈玉光 ;
刘效敬 ;
刘玫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 (01) :33-36
[10]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 [J].
吴玲 ;
施国庆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