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知识

被引:31
作者
方华
张淑华
柳治仁
蔡宇
朱丽娜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沈阳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4] 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 辽宁沈阳
[5] 辽宁沈阳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哲学; 心理学; 管理学;
D O I
10.19496/j.cnki.ssxb.2004.02.008
中图分类号
B842.1 [认知];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效的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好隐性知识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综合西方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角度对隐性知识所作的不同程度的论述,笔者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能力,是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具有难以流动性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经济·新企业·新管理.[M].芮明杰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王柯平等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M].肖渡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公司知识管理.[M].陈锐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5]  
学习心理学.[M].李维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  
成功智力.[M].()R.J.斯腾伯格(R.J.Sternberg)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 [J].
张庆普 ;
李志超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11) :47-50
[8]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J].
郁振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08) :5-10
[9]   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 [J].
肖广岭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08) :20-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