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被引:7
作者
冯秀玲
机构
[1]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产科
关键词
助产士; 职业危害; 防护;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09.08.007
中图分类号
R13 [劳动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助产士作为这一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群体,在日常所从事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严重危害了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已势在必行。方法对助产工作从环境、生物、理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分析认为,生物性、理化性、社会性、心理精神性危害成为常见的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论对各种危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有效保护了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引用
收藏
页码:892 / 89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儿科护士流失原因探讨 [J].
董丽 ;
董敏 ;
高佩军 .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02) :193-194
[2]   助产士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范措施 [J].
董秀英 ;
朴桂顺 ;
王云玲 .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21-122
[3]   ICU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 [J].
潘雪梅 .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 (10) :9-11
[4]   妇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J].
李淑兰 .
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0) :941-943
[5]   助产士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因素及自我防护 [J].
潘敏 .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1) :1048-1049
[6]   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 [J].
李映兰 .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08) :73-74
[7]   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J].
戴青梅 ;
王立英 ;
刘素美 ;
李法云 .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07) :52-54
[8]   武警部队医院护士群体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吕兆彩 ;
张弘 ;
时学峰 ;
黄宝真 ;
王丽君 ;
李朝霞 ;
张丽燕 ;
赵锡芹 ;
宋丽萍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3) :94-95
[9]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J].
赵华 ;
黄根梅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