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异性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被引:17
作者
闫金凤 [1 ]
陈曦 [1 ]
罗格平 [1 ]
郭全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兵团一建水文地质基础工程公司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地下水位; 半变异函数; 克里格插值; 三工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的影响.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克里格插值拟合三工河流域1978,1987和1998年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特征,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78,1987和1998年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转移关系.结果表明1978-1998年20年间无论是平水期还是丰水期,整个绿洲地下水补给量变幅并不显著,而地下水位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均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流域地下水水位整体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33.4%),空间自相关距离为17.78 km.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区域均是土地资源开发加剧的区域,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建设及工矿用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反映出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资源时空变异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于合理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维护绿洲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异 [J].
李小玉 ;
宋冬梅 ;
肖笃宁 .
地理学报, 2005, (02) :319-327
[2]   绿洲浅层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对人为驱动LUCC的响应——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J].
闫金凤 ;
陈曦 ;
罗格平 ;
许文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172-180
[3]   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建华 ;
何岩 ;
邓伟 ;
翟金良 .
地理学报, 2004, (02) :249-259
[4]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以太湖上游浙江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3) :211-217
[5]   浅析西北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J].
谢新民 ;
颜勇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3, (01) :8-10+69
[6]   额济纳绿洲地下水动态与植被退化关系的研究 [J].
张武文 ;
史生胜 .
冰川冻土, 2002, (04) :421-425
[7]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 [J].
胡汝骥 ;
樊自立 ;
王亚俊 ;
姜逢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321-326
[8]   干旱区内陆平原地下水持续下降及引起的环境问题——以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3) :71-75
[9]   三工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与环境分异特征 [J].
王玉朝 ;
赵成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3) :98-101
[10]   西北地区地下水对植被生存演替的作用 [J].
汤梦玲 ;
徐恒力 ;
曹李靖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