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35
作者
潘志刚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火炬松; 种源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55 [火炬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198 1年在我国 3个气候带 7个试验点开展火炬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试验目的是找出火炬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 ,综合评选出适合不同气候的优良种源 ,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试验采取 9株小区、6次重复、种源与树种对比同时进行 ,即有产自美国 1 0个州的种源各 1个及福建南屿林场次生种源 ,用湿地松 (S— 8)及当地马尾松作对照 ;采用 5~ 8个月苗龄容器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火炬松种源差异显著 ;种源高生长与原产地最低温度呈显著相关。种源 (树高 )与地点互作虽呈极显著 ,但地点方差变异占 98% ,种源×立地的方差仅占 0 5 % ,即可在各气候带选出一些共同优良种源。树种对比试验表明在南亚热带低丘、岗地及沿海沙地应发展湿地松为主 ,在东部沿海海拔 35 0m以上低山可发展马尾松与火炬松 ;在中亚热带可发展湿地松及火炬松 ;在北亚热带应发展火炬松 ,因火炬松生长较湿地松快且耐寒。火炬松沿海种源 (包括墨西哥湾利文斯通种源 )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较稳定 ,可适合我国广大亚热带沿海地区 ,在北亚热带北部及暖温带南部可采用美国西部 (阿肯色州 )及内陆种源 ,因南部种源不耐寒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J].
宋云民,潘志刚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6) :65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