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

被引:37
作者
侯慧丽 [1 ]
李春华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城市化; 社区类型; 流动人口; 居住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从居委会社区和村委会社区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出发,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和住房状况。研究发现具有工作不稳定、自雇者、家庭户流动特征的流动人口更可能选择居住在村委会社区。不同的居住社区中,影响流动人口居住条件的因素也不同,对居委会社区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影响较明显的因素是收入,而对在村委会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流动方式和住房用途。流动人口对不同居住社区的选择及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涵义:流动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两种不同社区的住房供应模式有助于稳定性不同的、就业特征不同的流动人口从进入城市开始逐步内化到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 [J].
杨菊华 .
人口研究, 2011, 35 (05) :8-25
[2]   迁徙自由、城市化与贫民窟 [J].
陈友华 .
江苏社会科学, 2010, (03) :93-98
[3]   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 [J].
翟振武 ;
侯佳伟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30-42
[4]   城市化:容忍贫民窟与贫民权利 [J].
秦晖 .
中国市场, 2008, (24) :10-12
[5]   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J].
林李月 ;
朱宇 .
人口研究, 2008, (03) :48-56
[6]   “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 [J].
童星 ;
马西恒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1) :77-83
[7]   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 [J].
张展新 ;
高文书 ;
侯慧丽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6) :33-41+95
[8]   城市化与贫民窟问题 [J].
漆畅青 ;
何帆 .
开放导报, 2005, (06) :24-27+1
[9]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 [J].
魏立华 ;
阎小培 .
管理世界, 2005, (08) :48-57
[10]  
质疑“改造”城中村[J]. 王春光.中国社会导刊.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