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玉米螟

被引:8
作者
李文德
李万贵
陈素馨
朱平仇
虞国新
张锁建
机构
[1] 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
[2] 江苏省激素研究所
关键词
性信息素; 亚洲玉米螟; 迷向法;
D O I
10.16409/j.cnki.2095-039x.1989.01.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张家口地区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交配场所(小麦和大蒜田)用合成性信息素干扰螟蛾交配。试验结果证明:减少了玉米田内第一代种群的发生量。每公顷使用150~750mg,对螟蛾交尾的定向抑制率分别达到93.2~100%,交配抑制率分别为47.8~85.8%。每公顷600~750mg、每个散发器0.1~0.4mg的4个处理和每公顷450mg、4500个散发器的处理,交配抑制率高达79.3~85.8%,并取得百株卵量减少77.6~89.3%,以及百株蛀孔减少74.5~85.6%的防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的行为及分布研究 [J].
李璧铣 ;
高书兰 ;
刘勇 .
河北农学报, 1985, 10 (03) :69-74
[2]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研究 [J].
程志青 ;
肖锦澄 ;
黄暹廷 ;
陈登隆 ;
李建全 ;
何炎声 ;
黄尚仁 ;
罗庆昌 ;
杨朝明 ;
杨赞熹 .
科学通报, 1980, (14) :65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