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油田网状河与辫状河沉积微相的比较研究及其影响

被引:7
作者
李强 [1 ]
王庆魁 [1 ]
沈伟成 [1 ]
杨玉志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
关键词
网状河; 辫状河; 沉积模式; 段六拨油田;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6.s1.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对网状河与辫状河从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体系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两种河流沉积微相模式及其与油藏的关系,并阐述了不同沉积模式对分层作用、注水开发、吸水状况以及单井产能的影响。充分分析和利用两种河流沉积微相的不同特征,对油田的生产、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142+147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2]  
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M].刘泽容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