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

被引:37
作者
武明辉 [1 ]
张刘平 [1 ]
罗晓容 [1 ]
毛明陆 [2 ]
杨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西峰油田; 流体包裹体; 中生界; 油气运移期次;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主要分两期,第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发生于早白垩世末期,该期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中生代油气运聚的重要时刻。油气运聚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对应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期成岩阶段。由于该区盐水包裹体以石英裂缝中形成的为主,包裹体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使得均一温度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因此制定了裂缝中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应用的筛选原则,为类似情况流体包裹体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喜马拉雅运动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的关系 [J].
林景晔 ;
林铁锋 ;
朱德丰 ;
刘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22-225
[2]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付金华 ;
罗安湘 ;
喻建 ;
毛明陆 .
石油学报, 2004, (02) :25-29
[3]   包裹体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关键问题 [J].
陶士振 .
地质科学, 2004, (01) :77-91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沉积相研究 [J].
王力 ;
崔攀峰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26-30+89
[5]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汪泽成 ;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5
[6]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J].
罗晓容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37-346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J].
史基安 ;
王金鹏 ;
毛明陆 ;
王琪 ;
郭正权 ;
郭雪莲 ;
卢龙飞 .
沉积学报, 2003, (03) :373-380
[8]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天然气藏的成藏期次 [J].
任战利 ;
冯建辉 ;
崔军平 ;
任来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76-381
[9]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藏流体包裹体与油气充注运移期次 [J].
陶士振 ;
秦胜飞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5) :437-440+445
[10]   焉耆盆地侏罗系包裹体与油气运聚期次的关系 [J].
陈文学 ;
李永林 ;
张辉 ;
赵得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1-2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