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8
作者
彭旭红
张雪林
许尚文
杨波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2]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影像中心
关键词
蝶鞍; 星形细胞瘤; 胶质瘤; 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5.06.005
中图分类号
R739.4 [神经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8例,其中7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内。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鞍上胶质瘤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光滑锐利,基本没有瘤周水肿,瘤内偏上方多发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少数可沿视觉通路生长,CT平扫稍低或等密度,MRI检查T1WI呈稍低、低信号,T2WI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可见显著强化。此外,临床上这些患者就诊时多有眼部症状,而均无下丘脑及垂体内分泌异常症状。鞍内胶质瘤位置偏后,瘤周无水肿,瘤内可有多发微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结论鞍上胶质瘤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特点,结合患者临床发病特点,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率;鞍内胶质瘤易误诊,对有多发微囊变的位置偏后的鞍内肿瘤,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下视丘胶质瘤的影像诊断 [J].
吴宝水 ;
何雁 ;
赵志莲 ;
戴建平 ;
高培毅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11) :909-912
[2]   MRI在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J].
邱士军 ;
张雪林 ;
昌仁民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8) :739-741
[3]   鞍区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J].
彭林 ;
漆松涛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03) :18-20
[4]   鞍区青少年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J].
陈谦 ;
戴建平 ;
高培毅 ;
尚京伟 ;
孙胜军 ;
刘翔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03) :39-41
[5]   鞍区肿瘤延误诊断的分析 [J].
史百芳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6, (07) :419-421
[6]  
Pituicytomas, a mis-diagnosed benign tumor of the neurohypophysis: report of three cases[J] . D. Figarella-Branger,H. Dufour,C. Fernandez,C. Bouvier-Labit,F. Grisoli,J. Pellissier.Acta Neuropathologica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