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
被引:23
作者:
陈云峰
[1
]
韩雪梅
[2
]
胡诚
[1
]
李双来
[1
]
乔艳
[1
]
刘东海
[1
]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固碳速率;
难降解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商;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2.018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依托长江中下游黄棕壤稻麦轮作区3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施用化肥(NPK)、有机肥(M)及有机肥—化肥(MNPK)对土壤固碳速率、总有机碳及其组成(难降解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以探索施肥对黄棕壤固碳能力和稳定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年份(1985、2002及2010年)数据计算出的固碳速率有所不同,各施肥处理1985—2002、2002—2010、1985—2010年的固碳速率分别为:MNPK处理512、1132、711 kg.hm-2.a-1,M处理627、528、595 kg.hm-2.a-1,NPK处理141、-50、80 kg.hm-2.a-1。施肥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难降解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除难降解有机碳2011年M处理略高于MNPK处理外,其余采样期各处理之间排序为MNPK>M>NPK>CK。施肥均降低了难降解指数,其中MNPK处理难降解指数最低,与CK处理相比,4次取样平均低7.3%。M和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商。总之,3种施肥方式均提高了土壤固碳能力和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活性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贡献率,但以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最好,单施有机肥次之,单施化肥再次之。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