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21
作者
李琼
王长有
刘新伦
高冬丽
吉万全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特性,为育种工作中合理利用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2对SSR引物分析了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共54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在54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在3~15个之间,每个位点上平均有6.05个等位变异。22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幅度为0.2606~0.8579,平均为0.6529。5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49~0.962之间,平均为0.747,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将54份材料分为四类,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50 / 9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宁麦13选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品质差异 [J].
张平平 ;
马庆 ;
钱存鸣 ;
马鸿翔 .
作物学报, 2008, (08) :1484-1488
[2]   我国小麦部分抗旱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高秀琴 ;
兰进好 ;
林琪 ;
穆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141-144
[3]   大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评价 [J].
张赤红 ;
张京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2) :214-219
[4]   中国西南地区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陈先红 ;
徐利远 ;
彭正松 ;
杜文平 ;
余桂蓉 ;
钟昌松 ;
曲继鹏 ;
胡凤林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1) :6-10
[5]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大青芒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张玲丽 ;
王辉 ;
李立会 ;
李洪杰 ;
李小军 ;
李秀全 ;
杨欣明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8) :1579-1586
[6]   小麦SSR标记的应用 [J].
孙玉刚 ;
张延明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0-21
[7]   SSR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J].
王林海 ;
田志强 ;
董中东 ;
詹克慧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5-11
[8]   利用多种SSR引物构建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及其多态性分析 [J].
李卫华 ;
刘伟 ;
尤明山 ;
许杰 ;
刘春雷 ;
李保云 ;
刘广田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1) :1-6
[9]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分析 [J].
詹克慧 ;
王林海 ;
程西永 ;
许海霞 ;
董中东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04) :578-584
[10]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I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艳明 ;
李斯深 ;
范玉顶 ;
孙海艳 ;
李永祥 ;
李瑞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1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