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

被引:72
作者
武强 [1 ]
庞炜 [1 ]
戴迎春 [2 ]
俞佳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底板突水; 脆弱性指数; 耦合技术; 突水灵敏度分析;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6.03.010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鹤壁十矿矿区为例,在分析其自然地理、区域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突水灾害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水压、断裂构造、隔水层(厚度、岩性组合、矿压)、岩溶发育以及第三系底部黏土隔水层等控制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因素在空间区域上的变异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操作平台,建立各控制因素的子专题层图;针对现有底板突水预测模型的不足,应用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应用GIS与ANN耦合技术,经过模型识别,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分区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的研究区各结点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的累计频数统计直方图,确定出各分区的阈值,并对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的各主控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山西断陷盆地地裂缝灾害研究.[M].武强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
  • [2] 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进化计算.[M].阎平凡;张长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