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水稻品种铅积累的差异

被引:8
作者
陈志德 [1 ]
仲维功 [1 ]
王军 [1 ]
杨杰 [1 ]
张永春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铅胁迫; 铅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选育籽粒中对Pb低积累或低吸收水稻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及植株不同部位在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对Pb的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不同部位中Pb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变幅在18.34%~35.57%。不同部位中Pb的含量差异明显,根系对Pb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胁迫条件下,根系中Pb的平均含量为287.616mg·kg-1,约是茎叶和糙米含量的58倍和1267倍;对照条件下,根系中Pb的平均含量为9.078mg·kg-1,约是茎叶和糙米含量的3倍和50倍;胁迫条件下根系中Pb的含量是对照的36.34倍,而茎叶和糙米分别是对照的1.65倍和1.36倍。不同品种对Pb的积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胁迫与对照条件下对Pb的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宁54146对Pb胁迫较敏感。相关分析表明,对照和胁迫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中Pb的含量均不存在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67 / 9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水稻不同基因型对铅镉吸收能力差异的研究 [J].
冯文强 ;
涂仕华 ;
秦鱼生 ;
熊洪 ;
徐富贤 ;
孙锡发 ;
廖鸣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447-451
[2]   水稻铅积累基因型差异及其对铅胁迫的反应 [J].
许明辉 ;
姚春馨 ;
罗黎明 ;
罗军 ;
李鼎 ;
隆四清 ;
赵丰萍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5) :970-973
[3]   水稻稻谷对铅累积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翁国华 ;
何花榕 .
福建稻麦科技, 2006, (03) :6-8
[4]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以昆山市为例 [J].
陈凤 ;
濮励杰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1) :54-57
[5]   土壤铅污染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研究 [J].
宋玉芝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536-542
[6]   我国铅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 [J].
张正洁 ;
李东红 ;
许增贵 .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04) :41-42+47
[7]   铅与人类健康 [J].
彭柟 .
现代预防医学, 2004, (01) :91-94
[8]   水稻不同品种对铅吸收、分配的差异及机理 [J].
刘建国 ;
李坤权 ;
张祖建 ;
陆小龙 ;
余碧玉 ;
蔡一霞 ;
杨建昌 ;
朱庆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91-294
[9]   水稻不同品种对镉吸收及分配的差异 [J].
李坤权 ;
刘建国 ;
陆小龙 ;
杨建昌 ;
张祖建 ;
朱庆森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29-532
[10]   水稻对污染土壤中镉、铅、铜、锌的富集规律的探讨 [J].
张潮海 ;
华村章 ;
邓汉龙 ;
饶秀庭 ;
高树芳 ;
王果 .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3) :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