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附视频

被引:16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任晓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非线性动力模式; 捕捞策略; 最大可持续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7 [水产资源保护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海洋渔业资源二次非线性捕捞的动力模式,研究了渔业资源生物量(资源量)增长与增长率和捕捞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与其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捕捞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资源生物量下,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越大,所要求的资源生物量增长率就要越大.为了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捕捞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采用合理的捕捞策略,我们才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才能避免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枯竭.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渔业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耕地总量的动力预测及其建议 [J].
孙娴 ;
林振山 ;
孙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00-205
[2]   可再生资源非线性收获的策略研究 [J].
谢正磊 ;
林振山 ;
齐相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1) :11-14
[3]   我国森林资源产品流动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J].
苏筠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72-479
[4]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研究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J].
刘波 ;
顾培亮 ;
陆海波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8-32
[5]   我国森林资源及其产品流动特征分析 [J].
苏筠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734-741
[6]   南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J].
江航宇 ;
王延青 .
海洋科学, 2003, (09) :32-34
[7]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J].
王长征 ;
刘毅 .
资源科学, 2003, (04) :73-78
[8]   WTO下的跨国企业与我国企业的竞争机制 [J].
林振山 .
经济地理, 2003, (02) :171-173+219
[9]   人类活动与可再生资源关系的动力学方法分析 [J].
林振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1) :20-23
[10]   我国人口与海洋渔业资源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 [J].
陆杰华 ;
蔡文媚 ;
李建新 ;
王广州 ;
蒋耒文 .
人口与经济, 2002, (03) :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