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中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

被引:42
作者
吴钉红 [1 ]
丘小惠 [1 ]
朱伟 [1 ]
袁小红 [1 ]
赵瑞芝 [1 ]
徐筱杰 [1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2]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清热中药; 分子机制; 网络药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分子对接和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方法,快速筛选清热中药中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并构建清热中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靶标-疾病网络,对清热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从系统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方法可以体现5类清热中药的差异,并揭示中药中化学成分与相关靶标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而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将化学成分的聚类、差异,以及有效成分与相关靶标及疾病的复杂分子作用机制可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04 / 10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复方决明子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 [J].
王玲 ;
刘丽宏 ;
杨玉萍 .
中国药师, 2009, 12 (10) :1393-1395
[2]   清热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J].
刘鲁炯 ;
王肖龙 .
世界临床药物, 2009, 30 (09) :562-565
[3]  
中药补气与活血分子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J]. 吴钉红,徐筱杰.物理化学学报. 2009(03)
[4]   关于中药质量控制与体内代谢研究的思考 [J].
叶敏 ;
果德安 .
化学进展, 2009, 21 (01) :100-104
[5]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初稿) [J].
胡元会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09) :806-810
[6]   中草药有效成分化合物的化学空间分析 [J].
黄钦 ;
乔学斌 ;
徐筱杰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7, (01) :41-44
[7]   黄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桦 ;
吴晓冬 ;
王红兰 ;
尹琰 ;
何广远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2, (02) :198-200
[8]  
New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for drug discover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 Xiaojie Xu.Drug Discovery Today: Technologies . 2006 (3)
[9]   Predicting undesirable drug interactions with promiscuous proteins in silico [J].
Ekins, S .
DRUG DISCOVERY TODAY, 2004, 9 (06) :276-285
[10]  
From in vivo to in silico biology and back. B. Ventura,C. Lemerle,K. Michalodimitrakis,L. Serrano. Nature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