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黔西晚二叠世早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聚煤特征

被引:34
作者
邵龙义,张鹏飞,陈代钊,罗忠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体系,聚煤作用,宣威组;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4.04.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底部发育着一套玄武岩质砾岩,本文针对云南富源和贵州盘县一带的底砾岩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这套砾岩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识别出砾质辫状河道、砂质辫状河道、砾质河口坝、砂质河口坝等沉积类型。文中还对该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序列、发育背景以及与聚煤作用关系等问题做了一定分析,认为三角洲朵体之间地区以及在衰退的三角洲朵体之上成煤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2]   贵州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桑惕 ;
王立亭 ;
叶念曾 .
贵州地质, 1986, (02) :10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