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28
作者
吴庆标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有机碳矿化; 恒温培养; CO2红外分析仪系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6.034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凋落物的分解不仅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系统碳释放源之一。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的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松林凋落物分别添加在棕色针叶林土里进行恒温培养,探讨了不同凋落物类型有机碳分解速率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凋落物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累积总量在分解初期不一致,但由高到低的次序均为: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叶松林凋落物,40d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分别为76.53、47.42、20.56mg/g。这主要与凋落物的化学性质有关,主要决定于凋落物中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易分解有机物含量,而与凋落物的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w(C)/w(N)比等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95 / 12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J].
李贵桐 ;
张宝贵 ;
李保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25-2228
[2]   植物木质素及其生理学功能 [J].
于明革 ;
杨洪强 ;
翟衡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24-128
[3]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呼吸研究 [J].
骆土寿 ;
陈步峰 ;
李意德 ;
林明献 ;
周光益 ;
陈德祥 ;
邱坚锐 .
生态学报, 2001, (12) :2013-2017
[4]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物质组成及胡敏酸的动态变化Ⅰ.物质组成的动态变化 [J].
王旭东 ;
于天富 ;
陈多仁 ;
殷宪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3) :78-82
[5]   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J].
王瑾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375-380
[6]   呼伦贝尔草原冬春季牧草营养质量的初步分析 [J].
李俊生 ;
吴建平 ;
袁力 .
中国草食动物, 1999, (05) :30-32
[7]   Soil carbon pool structure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nferred using CO2 and (13)CO2 incubation fluxes from five Hawaiian soils [J].
Townsend, AR ;
Vitousek, PM ;
Desmarais, DJ ;
Tharpe, A .
BIOGEOCHEMISTRY, 1997, 38 (0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