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被引:16
作者
齐述华 [1 ,2 ]
廖富强 [1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退田还湖; 生态移民; 越冬候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61 [水利枢纽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的情况下,为有效保护越冬候鸟生境不受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的影响,工程调控水位不宜超过12m,但由于低水位运行不利于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效益的发挥,而高水位运行不利于越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为调和工程效益和候鸟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议实施适当退田还湖,以促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2)根据地形、越冬候鸟分布范围、圩堤内居民点分布以及圩堤内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约640km2实施退田还湖范围;(3)以退田还湖为前提,按照"调枯不调洪"原则,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为工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J].
刘成林 ;
谭胤静 ;
林联盛 ;
陶海南 ;
谭晦如 .
湖泊科学, 2011, 23 (01) :129-135
[2]   鄱阳湖越冬季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水位变化的关系 [J].
夏少霞 ;
于秀波 ;
范娜 .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072-2078
[3]   鄱阳湖围垦的洪水位效应 [J].
闵骞 .
环境与开发, 1998, (02) :15-18
[4]   唐宋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开发 [J].
吴金娣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1) :43-50
[5]   鄱阳湖分蓄洪区洪水保险实施可能性探讨 [J].
杨东华 .
江西水利科技, 1994, (03) :235-237
[6]   明清鄱阳湖区的圩堤围垦事业 [J].
许怀林 .
农业考古, 1990, (01) :198-206
[7]  
Landscape Changes and Increasing Flood Frequency in China’s Poyang Lake Region*[J] . David Shankman,Qiaoli Liang.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 2003 (4)
[8]  
Threatened Birds of the Worl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BirdLife Intl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