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新生代大地构造与环境变迁

被引:193
作者
万天丰
朱鸿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中、新生代; 大地构造; 古地理环境; 古地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系统研究古地磁、周边板块的运动学特征、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和沉积古地理资料的基础上 ,恢复了中国大陆及邻区中、新生代 6个时期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古地理 ,并进而探讨了对环境变迁的影响。 6个时期的划分、构造特征及其古地理环境分别为 :印支期 (2 5 0~ 2 0 8Ma) ,NE -SW向缩短 ,中国大部分大陆完成拼合 ,南方以海为主 ,北方以陆地为主 ;燕山期 (2 0 8~ 135Ma) ,NW -SE向缩短 ,大陆地块逆时针旋转 2 0°~ 30° ,东部形成高地 ,西部为低地 ;四川期 (135~ 5 2Ma) ,NE -SW向缩短 ,以盆岭地形为主 ;华北期 (5 2~ 2 3 3Ma) ,太平洋板块第一次向西俯冲、挤压 ,中国东部形成 3条东西向山脉和 4个汇水盆地 ;喜马拉雅期 (2 3 3~ 0 78Ma)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隆升 ,其他地块相对沉降 ;新构造期 (0 78Ma以来 ) ,周边各板块保持相对均衡状态 ,逐步构成现代地貌。研究表明 ,大地构造是古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大别造山带构造年代学.[M].杨巍然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M].邵济安著;.地震出版社.1995,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1993,
[5]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M].马醒华等编著;.地震出版社.1992,
[6]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编;.地震出版社.1992,
[7]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8]   郯庐断裂走滑活动与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J].
李宏伟 ;
许坤 .
地学前缘, 2001, (04) :467-470
[9]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J].陈正乐;张岳桥;陈宣华;王小凤;A.S.Ramon;W.B.Zack;.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 S1
[10]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J].宋春晖;方小敏;李吉均;高军平;赵志军;范马洁;.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