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8种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23
作者
李清河 [1 ]
刘建锋 [1 ]
张景波 [2 ]
江泽平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生灌木; 光合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0829 ; 0907 ;
摘要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甘蒙柽柳、沙木蓼、霸王、沙冬青、花棒、白刺、梭梭和柠条8种沙生灌木为材料,对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有明显的峰谷;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0.71 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08 mol.m-2.s-1);(2)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变化的因素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以柠条最早(11:30),甘蒙柽柳和沙木蓼最晚(15:30);光合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沙木蓼(7.99μ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3.40μmol.m-2.s-1);(3)蒸腾速率的日变化除梭梭和柠条呈现单峰曲线外,其余6种灌木呈现出准双峰曲线或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4.42 m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47mmol.m-2.s-1);气孔运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占据优势;(4)8种沙生灌木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白昼普遍高于早晚,且以柠条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最大(7.18μmol.mmol-1),梭梭最小(1.23μmol.mmol-1);蒸腾速率日均值高的沙生灌木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低,反之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2318 / 23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蒸腾特征的研究 [J].
李红丽 ;
董智 ;
丁国栋 ;
张国盛 ;
王林和 ;
郝云龙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5) :135-140
[2]   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605-612
[3]   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J].
周海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87-590
[4]   沙漠地区沙冬青的气体交换特征研究 [J].
张利平 ;
王新平 ;
黄子琛 ;
刘新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2) :56-62
[5]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6]   不同环境条件下沙生植物的CO2气体交换研究 [J].
冯金朝 ;
张承烈 ;
黄子琛 ;
梁厚果 .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02) :135-141
[7]   四种乔灌木午间光合速率与内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初探 [J].
周海燕 .
甘肃林业科技, 1997, (01) :8-11
[8]   不同时期毛乌素沙区主要植物种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变化 [J].
周海燕,黄子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2) :120-131
[9]   气孔的不均匀关闭与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4) :246-252
[10]   大豆光合日变化过程中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的研究 [J].
高辉远 ;
邹琦 ;
程炳嵩 .
西北植物学报, 1993, (02) :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