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盆地地震构造与重力变化

被引:3
作者
强祖基
马丽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华北盆地; 晚第三纪; 新生代; 唐山; 上第三纪; 地质年代; 老第三纪; 河北; 凹陷; 地质构造; 拗陷; 重力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盆地自晚第三纪末期或第四纪以来,地壳拉张速率逐渐减弱,相继转为北东东向水平挤压和上下运动。夏垫、唐山-宁河断裂为深切地壳的断裂。唐山震区震前重力变化约为正200微伽(76年3月—76年7月)。依据北京—乐亭重力变化曲线,推断引起唐山重力变化的密度界面深度约为36公里,上隆约1米,而夏垫相应下降。同时根据密度界面公式来估算震源附近密度变化量,唐山为2.17×10-4克/厘米3,夏垫为-1.46×10-4克/厘米3。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J].
高维明 ;
李家灵 ;
孙竹友 .
地震地质, 1980, (03) :11-18
[2]   华北断块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 [J].
从柏林 ;
张雯华 ;
叶大年 .
地质学报, 1979, (02) :112-124
[3]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 [J].
陈运泰 ;
林邦慧 ;
王新华 ;
黄立人 ;
刘妙龙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201-217
[4]   从大陆地壳动力学观点试论我国地震的成因和机制 [J].
罗焕炎 .
地震地质, 1979, (01) :1-10
[5]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J].
张裕明 ;
汪良谋 ;
董瑞树 .
地震地质, 1979, (01) :23-28
[6]   我国强震活动和板块构造 [J].
时振梁 ;
环文林 ;
武宦英 ;
曹新玲 .
地质科学, 1973, (04) :281-293
[7]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
王克鲁 ;
汪一鹏 ;
唐汉军 ;
吴裕文 ;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