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气候特征

被引:19
作者
林志强
机构
[1] 西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南支槽; 客观识别; 青藏高原; 槽强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1 [气团和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槽的客观识别方法,提出南支槽强度定义,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500 h Pa高度场识别了1953 2012年冬半年逐日南支槽分布,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小波分析等分析了近60年南支槽的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支槽年平均活动频次为46.4次,活动最频繁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南侧(90°E 92.5°E),强度自西向东减弱;1月和5月的活动频次最高,1月和2月的强度最大;近60年南支槽活动频次有增加趋势,每年平均增加0.12次,在1960年前后发生突变,之前年平均为39.8次,之后年平均为47.5次;最显著周期为7年。对南支槽不同位置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合成分析表明,南支槽前为水汽输送异常大值区,该水汽输送大值区随南支槽东移而东移。
引用
收藏
页码:684 / 6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980-2010年西藏高原大到暴雪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 [J].
林志强 ;
假拉 ;
薛改萍 ;
普布次仁 ;
许建华 .
高原气象 , 2014, (04) :900-906
[2]   春季南支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J].
张永莉 ;
范广洲 ;
周定文 ;
向卫国 ;
谢清霞 ;
王霄 ;
赖欣 .
高原气象, 2014, (01) :97-105
[3]   西风带南支槽对云南天气的影响 [J].
段旭 ;
陶云 ;
许美玲 ;
鲁亚斌 ;
梁红丽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059-1065
[4]   一次南支槽背景下地形对贵州水城南部特大暴雨的作用 [J].
池再香 ;
邱斌 ;
康学良 ;
吴华洪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6) :708-716
[5]   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 [J].
索渺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425-442
[6]   一次低纬高原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腾飞 ;
鲁亚斌 ;
张杰 ;
普贵明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96-703
[7]   3~5月粤西地区南支槽降水分析 [J].
李坚辉 ;
谢巨伦 ;
吴阳 .
广东气象, 2000, (01) :4-5+13
[8]   春季南支槽与广西暴雨关系的研究 [J].
梁志和,黄香杏 .
广西气象, 1995, (01) :8-15
[9]   南支槽与强冷空气结合对云南冬季天气的影响 [J].
秦剑 ;
潘里娜 ;
石鲁平 .
气象, 1991, (03) :39-43
[10]  
南支西风槽建立、传播和演变特征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D]. 索渺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