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斑块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3
作者
陈文强
张运
张梅
季晓平
丁士芳
陈玉国
李贵双
李大庆
苏海军
机构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济南,济南,济南,济南,济南,济南,济南,济南,济南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心绞痛; 炎症; 超声检查,介入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斑块的血管内超声 (IVUS)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3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 ,同时对患者的 4 1支冠状动脉进行IVUS检查 ,对比研究血清学指标与斑块的IVUS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sVCAM 1和sICAM 1水平 (4 7mg/L± 2 6mg/L、789μg/L±6 5 μg/L和 36 5 μg/L± 6 3μ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4mg/L± 1 8mg/L、5 4 4 μg/L±70 μg/L和 2 6 4 μg/L± 5 3μg/L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IVUS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主要为脂质性斑块 6 9 2 % (18/2 6 ) ,而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为纤维性及混合性斑块 ,脂质斑块仅占 13 3% (2 /15 )。与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相比较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具有较大的偏心性和血管外弹力膜面积 (EEMA ,P <0 0 5 ) ,斑块面积 (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 (LAS)明显大于前者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病变处血管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sICAM 1与血管重构指数 (RI)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 4 75 ,P <0 0 5 ) ,CRP与EEMA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4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J].
陈文强 ;
张运 ;
张梅 ;
季晓平 ;
林晨 ;
朱永锋 ;
张伟 ;
王荣 ;
刘彦 ;
姚桂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1)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