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私”与抽象的“公”

被引:1
作者
申端锋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村民; 公共治理; 公共事务; 公众事务; 掌盘子; 村庄治理; 私人化; 小亲族; 劳动者; 农民; 公私关系; 乡村治理; 公共逻辑; 村干部;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自分田到户以来,中国农村的公、私及其关系就处在大变动中,且这个变动在不同区域农村的具体机制并不相同,而对不同区域变迁机制的探讨反过来又可以丰富我们对公私关系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调查随笔,分别从公私关系的南北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等角度展开讨论,呈现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公私关系形态及其逻辑。我们看到,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公、私及其关系正在转换、组合和生成当中,本组文章力图呈现当前乡村社会公私关系的协调机制和平衡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笔谈的问题意识首先来源于2007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河南汝南县和扶沟县进行的为期一月的集体调查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