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参与的角色差异

被引:15
作者
曾琦
机构
[1] 北京师大教科所
关键词
学生课堂参与; 普通学生; 离散程度; 班干部; 被动参与; 自我角色期望; 性别差异; 差异(心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2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特定社会结构中某一地位的某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个体在一个稳定的关系体系中所担任的角色具有规范和调节个体在该群体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重要功能。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班级这个群体环境下进行的,是一个集体化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所刻画的就是在集体化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因此,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别是个体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心理学的研究业已表明个体在许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也扮演着相应的性别角色,有研究发现男、女学生的课堂参与也有明显的不同,不过已有研究往往只是粗略地概括出这种性别差异的总体轮廓,对学生参与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73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