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特征

被引:32
作者
石书灿 [1 ]
林晓英 [2 ]
李玉魁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2]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成藏; 资源;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沁南煤层气藏的特征。通过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动态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指出晚古生代的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生成的煤层气,在喜马拉雅期遭受了严重的调整与改造后逐渐形成现今的沁南煤层气藏。直接控制该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因素为顶底板与边界断层。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183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王文峰 ;
李贵中 .
地质科学, 2003, (02) :221-229
[2]   沁南地区煤层气生产潜力研究 [J].
吴建光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1) :30-31+73
[3]   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天然气工业, 2002, (04) :15-18+11
[4]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成因 [J].
胡国艺 ;
刘顺生 ;
李景明 ;
李剑 ;
张建博 ;
李志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19-321
[5]  
Ge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trols on the produci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 Kaiser, W.R,Hamilton, D.S,Scott, A.R,Tyler, R,Finley, R.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