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滇西昌宁-孟连带硅质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崔春龙
曾允孚
机构:
[1] 西南工学院!绵阳
[2]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
来源:
关键词:
阴极发光;
地质意义;
硅质岩;
滇西;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1999.03.008
中图分类号:
P588.2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阴极发光手段在恢复碳酸盐岩和砂岩的原始结构构造、成岩及孔隙演化等方面已显示出独特作用,而用于地层学研究较少。硅质岩多为自生成因,常由非晶质或隐晶质SiO2 矿物组成,多数在成岩中发生重结晶作用,通常在低能(< 20 000 eV)阴极射线下发光很弱,常被研究者们忽视。通过对滇西昌宁- 孟连带晚古生代硅质岩的高能(25 000eV)阴极发光及相关研究表明:自生或重结晶的硅质岩(含放射虫化石)(石英)发光明显,其发光强弱和发光特征与Fe,Co,Ni和Mn,Cr,REE质量分数有直接关系,并受地层的沉积- 构造背景控制,对造山带地层分区和地层格架研究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