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直立人洞穴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数研究

被引:37
作者
王伟铭
刘金陵
周晓丹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
[3]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气候指数; 植硅体; 南京直立人; 洞穴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南京直立人产地葫芦洞内沉积中的植硅体及其气候指数,结果表明洞内植硅体组合以示冷类型居优,温暖指数较低,总的气候格局反映为偏冷型,说明洞内沉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冰期气候相联系,与哺乳动物化石所揭示的北方型动物群特征和孢粉组合所指示的温带气候环境相一致。根据洞内4个剖面植硅体及其气候指数的分布情况,反映气候在剖面Ⅰ和剖面Ⅱ上呈一定的冷暖、干湿波动;剖面皿显示湿冷环境,湿度在整个洞内沉积中为最高;而剖面Ⅳ除底部和顶部外,气候指数的分布比较稳定,可能代表了一种快速的堆积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05 / 12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京直立人研究的新进展 [J].
许汉奎 .
江苏地质, 2001, (02) :82-86
[2]   南京汤山早期人类及南方几个猿人遗址的生活环境 [J].
徐钦琦 .
人类学学报, 1999, (04) :263-269
[3]   论南京直立人化石的年代 [J].
周春林 ;
汪永进 ;
程海 ;
刘泽纯 .
人类学学报, 1999, (04) :255-262
[4]   与南京汤山直立人伴生的偶蹄类及其古环境浅析 [J].
董为 .
人类学学报, 1999, (04) :270-281
[5]   南京汤山洞穴碳酸盐沉积物的电离质谱铀系年代 [J].
汪永进 ;
HaiCheng ;
陆从伦 ;
夏应菲 ;
吴江滢 ;
陈骏 .
科学通报, 1999, (14) :1548-1551
[6]   关于徐州白云洞与南京汤山第1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 [J].
徐钦琦 ;
张宏 ;
许汉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7, (03) :217-223
[7]   江西星子县第四纪红土层的植硅石和孢粉研究及意义 [J].
王伟铭 ;
虞子冶 ;
杨浩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1)
[8]   南京直立人的原始性状和发现的意义 [J].
吕遵谔 ;
魏正瑾 .
自然杂志, 1996, (05) :267-274
[9]   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J].
赵其国,杨浩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07-116
[10]   植物硅酸体-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及其在渭南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吴乃琴,吕厚远,孙湘君,郭正堂,刘嘉麒,韩家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70-279+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