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陇东塬区适生农作物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被引:11
作者:
郭海英
[1
]
赵建萍
[2
]
杨兴国
[1
]
黄斌
[3
]
张谋草
[3
]
王宁珍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陇东学院农学系
[3] 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
来源:
关键词:
农作物;
水分利用率;
经济效益;
对比;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4.019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当家牧草紫花苜蓿、特色作物黄花菜耗水量、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得出底墒较好的偏旱年份(有春旱),冬小麦耗水量最大,全生长季耗水量481mm,春季生长期耗水量312mm。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最高,约为冬小麦和黄花菜经济效益的2.4~2.5倍,冬小麦和黄花菜经济效益比较接近;底墒较差的偏旱年份(有春旱),冬小麦耗水量接近紫花苜蓿,全生长季耗水量386mm,春季生长期耗水量210mm,但基本没有经济效益,而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持续上升,黄花菜经济效益比较稳定。结论认为陇东塬区紫花苜蓿种植气候风险最小,经济效益较高,黄花菜次之,冬小麦种植气候风险最大,经济效益较差,播种面积应逐步压缩。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