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法地:我国文化遗存延续中的“天学”

被引:1
作者
彭兆荣
机构
[1]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象; 宇宙观; 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存在",它与帝王身份、德政关怀、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宇宙观的照相,是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道理;也是农耕文明和农业伦理所建构的基本和基础,并由此形成了传统的"观天法地"的天象学(天文学)知识和技艺,比如"历法"。然而,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尤其是近代以降,仿佛雾霾,遮蔽了属于自己的"天",也由此断绝了传统的文脉。因此,"天"的知识是文化遗产研究中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158 +1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道教史.[M].许地山; 著.中华书局.2013,
[2]  
中国古代神秘文化.[M].李冬生; 著.人民出版社.2011,
[3]  
仰观垂象.[M].泰祥洲; 著.中华书局.2011,
[4]  
天文学简史.[M].(法) 伏古勒尔;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中国古天文图录.[M].潘鼐; 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6]  
中国的美术及其他.[M].(日) 冈仓天心; 著.中华书局.2008,
[7]  
帝国的隐喻.[M].(英) 王斯福;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  
中国古代社会.[M].许进雄;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心与物游.[M].王铭铭;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许地山.[M].许地山著;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