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

被引:22
作者
赵春丽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 协商民主;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07.04.011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网络政治参与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与理想,是协商民主的新的实现形式。网络的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等特性,有利于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维持。网络成为公民与政府直接或间接对话的重要渠道,影响了政治决策过程。网络政治参与能突破协商时间、空间和代表性的限制,打破权力精英对协商议题和话语权的控制,照顾少数群体的利益,为弱势群体找到利益表达的新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 [J].
陈剩勇 ;
杜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12
[2]   协商民主引论 [J].
陈家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26-34
[3]   论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 [J].
李斌 .
理论导刊, 2004, (06) :39-40
[4]  
强势民主.[M].(美)本杰明·巴伯著;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  
协商民主.[M].(美) 博曼; (美) 雷吉;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M].(英) 登特里维斯;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  
政治学导论.[M].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9]  
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