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双重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制度

被引:8
作者
彭阳
黄亚平
罗吉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规划制度; 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双重转型时期“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和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城市规划制度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分析了这一特殊时期城市规划制度短缺与异化的具体现象及其根源,进而提出了城市规划制度改革的努力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126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上) [J].
赵燕菁 .
城市规划, 2005, (06) :40-47
[2]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及其对伦理学的启示 [J].
何建华 .
岭南学刊, 2005, (03) :44-48
[3]   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1) :10-15
[5]   渐进的规划制度改革面临的出路——关于制定《城乡规划法》的讨论 [J].
张兵 .
城市规划, 2000, (10) :8-13
[6]   关系秩序的形成、演变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J].
张含宇 .
甘肃社会科学, 2000, (02) :27-29
[7]   地方发展的合作──渐进式中国城市土地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2) :38-45+79
[8]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J].
孙施文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05) :1-8+80
[9]   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 [J].
王列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5, (06) :18-23
[10]   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规划再发展 [J].
孙施文 .
城市规划汇刊, 1994, (01) :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