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视野探析

被引:7
作者
张景全
机构
[1]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关键词
同盟视野; 地区性; 全球性; 静态性; 动态性; 同盟存续;
D O I
10.13654/j.cnki.naf.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它主要通过同盟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现。关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覆盖区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断,因此,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又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同盟视野不同于同盟目标和同盟针对对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同盟这一概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丰富同盟理论。同盟视野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同盟持续的时间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持续的时间短,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类型的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现状与趋势 [J].
王胜今 ;
于潇 .
东北亚论坛, 2007, (04) :3-6
[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兼论全球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J].
陈志恒 ;
李平 .
东北亚论坛, 2006, (05) :18-21
[3]   国际体系与日本对外结盟 [J].
张景全 .
日本学刊, 2005, (03) :76-89
[4]   20世纪日本对外结盟初探 [J].
张景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12) :14-20+4
[5]   战后日美军事同盟的历史考察 [J].
谢朝晖 .
军事历史研究, 2001, (03) :99-112
[6]   德日两国在1941~1943年合作中的全球战略观点及其相互影响 [J].
维尔纳·拉思 ;
张茂林 .
军事历史研究, 1997, (04) :172-180
[7]  
理解国际冲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 2005
[8]  
世界政治[M]. 华夏出版社 , (美)布鲁斯·拉西特(BruceRussett), 2001
[9]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英]A.古德温编, 1999
[10]  
战后日本外交[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冯昭奎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