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地穹金矿床的成因模式

被引:1
作者
刘继顺
机构
[1]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
关键词
金源层; 改造; 构造热液; 雪峰地穹;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3.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南西部雪峰地穹内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均赋存在前寒武系内,并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研究表明:本区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地槽期原始金源层形成阶段(武陵-雪峰期)、地台期衍生金源层形成阶段(加里东-海西期)和地洼期改造成矿阶段(印支-燕山期)。这种改造成矿模式可能主要是通过地洼期构造热液沿滑脱构造及其次级裂隙带渗流、浸取金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而富集成矿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J].
罗献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1) :13-26
[2]   湘西钨锑砷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鲍振襄 .
地质与勘探, 1990, (02) :17-23
[3]   湖南益阳玄武岩质科马提岩及其形成环境 [J].
肖禧砥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83, (04) :106-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