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和淡水中施氏鲟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比较

被引:6
作者
侯俊利 [1 ]
庄平 [2 ]
陈立侨 [1 ]
章龙珍 [2 ]
陈岩 [3 ]
张伟 [1 ]
宋超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3]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施氏鲟; 盐度; 代谢率; 耗氧率; 窒息点;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7.02.007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淡水和海水(盐度为28)条件下分别驯养14 d后(水温为20.0±0.2℃),禁食48 h,测定了该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中幼鱼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235.10±37.70)、(202.20±30.12)mg/(kg.h),淡水组显著低于海水组(P<0.05);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94±0.02)、(0.84±0.01)mg/L,淡水组显著低于海水组(P<0.05);在两种试验条件下,幼鱼昼夜耗氧的变化规律均表现出两个耗氧高峰(8:00、22:00)和两个耗氧低谷(18:00、0:00)。由此可知,经过14 d海水养殖,幼鱼的代谢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耐低氧能力还较弱,而生理规律已经与淡水环境中趋于一致。此外,笔者还将本研究结果与其它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施氏鲟的代谢率高于部分淡水鱼类,但该鱼白天与夜间的平均耗氧率差异不大,其代谢水平变化属于昼夜差异不明显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种鲟鱼的盐度驯化试验 [J].
胡光源 ;
李育东 ;
张忠亮 .
北京水产, 2005, (04) :11-13
[2]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J].
吴常文 ;
朱爱意 ;
赵向炯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00-104
[3]   摄食对南方鲇耗氧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J].
李治 ;
谢小军 ;
曹振东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3) :247-252
[4]   转基因“超级鲤”F2代与松浦鲤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J].
曹顶臣 ;
梁利群 ;
孙效文 ;
闫学春 .
水产学杂志, 2004, (02) :37-41
[5]   半滑舌鳎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J].
王资生 ;
黄金田 ;
彭斌 .
水产科学, 2004, (04) :3-7
[6]   大鳍鳠成鱼静止代谢率的初步研究 [J].
陈娟 ;
谢小军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927-931
[7]   鲟鱼仔、稚、幼鱼的生物学及苗种的培育 [J].
林小涛 ;
许忠能 ;
计新丽 .
淡水渔业, 2000, (06) :6-9
[8]   史氏鲟稚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 [J].
宋苏祥 ;
刘洪柏 ;
孙大江 ;
范兆廷 .
中国水产科学, 1997, (S1) :101-104
[9]   大弹涂鱼耗氧率研究 [J].
戴庆年,张其永,黄兰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1)
[10]   鲇鱼的静止代谢率及其与体重、温度和性别的关系 [J].
杨振才,谢小军,孙儒泳 .
水生生物学报, 1995, (04) :36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