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冯亚东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所存问题; 调适修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及理论改进,可以认为我国刑法学界长期通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在逻辑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均无大碍,它基本能够胜任我国现阶段刑事司法"依法断案"的要求;但同时,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的更新亦显露出它在诸多方面存有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司法的实际需要并借鉴域外刑法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通说性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进行一些局部的调适和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刑法总论.[M].赵秉志;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刑法概说(总论).[M].(日)大塚仁著;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俄罗斯刑法研究.[M].薛瑞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  
刑法学.[M].张明楷编著;.法律出版社.1999,
[5]  
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M].冯亚东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7]  
刑法原理入门.[M].李海东著;.法律出版社.1998,
[8]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9]  
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0]   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 [J].
冯亚东 ;
张丽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