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地层水力裂缝非平面延伸模拟

被引:16
作者
赵金洲 [1 ]
任岚 [1 ]
胡永全 [1 ]
裴钰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水力裂缝; 非平面延伸; 天然裂缝; 水平地应力差; 逼近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天然裂缝作用影响,裂缝性地层的水力裂缝可能延伸为多分支、非平面的复杂裂缝体系,这与均质地层压裂产生的对称双翼平面裂缝具有巨大的差异。由于常规水力裂缝延伸模型无法用于模拟裂缝性地层中水力裂缝非平面延伸的裂缝形态和裂缝几何,为此,基于水力裂缝相交天然裂缝转向延伸路径的等效平面裂缝思想,建立了水力裂缝非平面转向延伸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法。模拟计算表明,当水力裂缝沿天然裂缝转向延伸时,水力裂缝缝宽在延伸路径上表现为非连续分布,在转向延伸段突变减小,受缝宽减小节流效应影响,井底流体压力升高。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水平地应力差和逼近角越大,转向延伸段缝宽越小,对支撑剂输送限制越大;施工排量和压裂液黏度越高,包括转向延伸段在内,整个延伸裂缝段的缝宽越大,支撑剂在裂缝内的运移越容易,压裂施工风险越低。研究为认识裂缝性地层水力裂缝非平面延伸特征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为裂缝性地层压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随机裂缝性储层压裂特征实验研究 [J].
陈勉 ;
周健 ;
金衍 ;
张广清 .
石油学报, 2008, (03) :431-434
[2]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研究 [J].
周健 ;
陈勉 ;
金衍 ;
张广清 .
石油学报, 2007, (05) :109-113
[3]  
An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criterion for propagation across unbounded frictional interfaces in brittle, linear elastic materials[J] . C.E. Renshaw,D.D. Pollar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and Geomechanics Abstracts . 1995 (3)
[4]  
Some two-dimensional punch and crack problems in classical elasticity[J] . A. H. England,A. E. Green.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 . 196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