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下早籼品种稻米品质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3
作者
池晓雯
陈志雄
李亚娟
梁康迳
机构
[1] 福建省种子总站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关键词
早籼稻; 稻米品质; 环境; 鉴定;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2.03.001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早、晚季不同环境条件下 ,测定了 48个早籼品种的 9个稻米品质性状 ,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结果表明 ,糙米长宽比、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一级达标率分别为早季 5 8.33%、 4.17%、 87.5 0 %、 2 .0 8%、 0和 10 .42 %,晚季 5 8.33%、 6 8.75 %、 97.92 %、 14.5 8%、 12 .5 0 %和2 2 .92 %。依据国标 (1999)优质稻谷的评价标准筛选出可供早季种植的品种有源珍 397,其稻米品质性状达三级标准 ;可供晚季种植的达一级标准的品种有新黄占 ,达二级标准的品种有明恢 6 3、穗丰占、绿黄占和美国茉莉香稻。此外 ,还讨论了不同环境下品质性状变化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种测定稻米垩白性状的客观方法 [J].
萧浪涛 ;
李东晖 ;
蔺万煌 ;
洪彬 ;
洪亚辉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47-49
[2]   籼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米质特性差异的研究 [J].
陈清泉 ;
宋光泉 ;
欧阳静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2) :43-50
[3]  
优质稻谷.[S].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
[4]  
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早稻育种与生产应用.[M].舒庆尧;夏英武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