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晚期管壳化石类群及其意义

被引:9
作者
张录易
华洪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2]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关键词
管壳化石类群; 高家山生物群; 陕西; 宁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扼要介绍陕西宁强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高家山段种类繁多 ,保存精美 ,实属国内外所罕见的管壳化石类群 ,该类化石暂按管壳形态结构分为单层管壳类和多层管壳类。前者以Chenella为代表 ,后者又分具套管式结构类以Sinotubulites为代表和具叠锥套合式结构类以cloudinids为代表。类似管壳化石在世界已有 11个产地 ,层位稳定 ,对于末元古纪的时代划分和揭示早期动物的演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前寒武纪与寒武纪生物演化的连续性 ,寒武纪之初生物“大爆发”并非“突然”。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震旦纪生命大爆炸!──浅论地史早期动物的演化 [J].
陈孟莪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9, (03) :36-47
[2]   晚前寒武纪后生植物的发展及其化石证据 [J].
袁训来,李军,陈孟莪 .
古生物学报, 1995, (01) :90-102+149-151
[3]   晚前寒武纪重要生物事件与事件地层界线 [J].
丁莲芳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4, (04) :10-16
[4]   末元古系地层学 [J].
孙卫国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1) :62-65
[5]   贵州瓮安磷矿晚前寒武纪陡山沱期的藻类化石群 [J].
袁训来 ;
王启飞 ;
张昀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3, (04) :409-420+485
[6]   我国早期生命进化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J].
陈孟莪 .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02) :9-13
[7]   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宏体生物群 [J].
陈孟莪 ;
萧宗正 .
古生物学报, 1992, (05) :513-521+529+629
[8]   峡东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现宏体化石 [J].
陈孟莪 ;
肖宗正 .
地质科学, 1991, (04) :317-324+407
[9]   辽南上先寒武系地质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J].
洪作民 .
辽宁地质, 1989, (01) :87-94
[10]   陕南震旦系上统高家山组发现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和宏观藻类化石 [J].
林世敏 ;
张运芬 ;
陶喜森 ;
王明加 ;
张录易 .
陕西地质, 1986, (01) :9-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