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数字化与学术研究

被引:3
作者
吴夏平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学术研究; 工具本位; 个性化数据库;
D O I
10.13391/j.cnki.issn.1674-7798.2007.06.024
中图分类号
G255.1 [善本、线装古籍];
学科分类号
050104 ; 060202 ;
摘要
古籍数字化成果显著,但其应用也存在不少问题。数字化本身的障碍、研究性质的差异、数字化导致思维方式的转变等因素,都影响到学术研究,因此,在利用时应具审慎态度。只有坚持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本位,创建个性化的数据库,才能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文献推进科研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 [J].
龚娅君 ;
刘春金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174-176
[2]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再思考 [J].
陈力 .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 (02) :42-49
[3]   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 [J].
郑永晓 .
文学遗产, 2005, (05) :130-137+160
[4]   关于古代文献信息化工程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对话 [J].
李铎 ;
王毅 .
文学遗产, 2005, (01) :126-137+160
[5]   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 [J].
戴伟华 .
学术研究, 2003, (03) :118-120
[6]  
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M].吴夏平; 著.齐鲁书社.2007,
[7]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戴伟华著;.中华书局.2006,
[8]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李浩 著.中华书局.2002,
[9]  
苏轼文集.[M].(北宋)苏轼 撰;孔凡礼 点校.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