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茴香毒性成分和6-Deoxypseudoanisatin的结构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嘉森
周倩如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茴香; Anisatin; Pseudoanisatin; 6-deoxypseudoanisatin;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8.03.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八角科植物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和华南各地,其果实常被当作八角误食引起中毒。为了研究其毒性成分和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我们对贵州产的红茴香果实进行了化学研究。从中分得3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一为毒性成分,小鼠腹腔注射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红茴香严重中毒致癫痫样发作4例报告 [J].
吴新伟 .
新医学, 1984, (12) :6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