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战略:构造逻辑、题域呈现与风险防范——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黄建洪
机构
[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风险; 国家治理; 共生理论; 根植性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并借助"逻辑—题域—风险"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逻辑发生学与实践运筹学。依据多重混合逻辑所展演的发生秩序、实践动力与目标指向,大转型时代的城镇化正经历一场历时性题域的共时性呈现,同时表现为技术—经济的、社会—政治的、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和心理—体认的复杂面相,这正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但在此过程中,易于伴生性地出现过载、固化、漂移等诸多风险,并具有跨域渗透性、层叠集群性与虹吸传感性等特征。为此,必须从内生应对的系统性出发,以确立法治化与效能化治理的根植性为目标,通过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性而实现风险管控、导引良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 [J].
折晓叶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1) :121-139+207
[2]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 [J].
周光辉 ;
刘向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9) :40-54
[3]   “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建构 [J].
冯平 ;
汪行福 ;
王金林 ;
孙向晨 ;
徐洪兴 ;
邓安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7) :22-39+204
[4]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
[5]   中国城镇化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 [J].
韩康 .
人民论坛, 2013, (15) :32-35
[6]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J].
倪鹏飞 .
江海学刊, 2013, (01) :87-94
[7]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J].
胡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113-131+207
[8]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J].
周晓虹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6) :12-19
[9]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J].
金太军 ;
袁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102-118+222
[10]  
巨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波兰尼,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