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与籽粒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樊高琼 [1 ]
刘帆 [1 ]
邵庆勤 [2 ]
任万军 [1 ]
杨文钰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内源激素; 淀粉; 蛋白质;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7.01.007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粒重差异较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差异大的小麦品种‘川麦107’和‘川麦36’籽粒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之间关系的结果表明,‘川麦36’蛋白质含量一直高于‘川麦107’的,而其淀粉含量一直低于‘川麦107’;‘川麦36’籽粒中ZR初始含量和IAA峰值高些,开花后5~20d籽粒中ZR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AA峰值与此期的蛋白质积累速率跃变相对应。两品种籽粒中GA峰值与蛋白质含量的低谷相对应,开花后5~30d的籽粒中GA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川麦107’籽粒中GA含量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麦大粒品种内源CA及ABA含量的变化规律 [J].
高松洁 ;
王文静 ;
夏国军 ;
程水明 ;
刘俊华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03) :213-215+219
[2]   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春小麦开花后籽粒内源激素的变化 [J].
刘晓冰 ;
刘娜 ;
金剑 ;
张秋英 ;
杨恕平 ;
王光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3) :25-28
[3]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 [J].
王瑞英 ;
于振文 ;
潘庆民 ;
许玉敏 .
作物学报, 1999, (02) :227-231
[4]   吲哚乙酸和脱落酸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J].
刘仲齐 ;
吴兆苏 ;
俞世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7-12
[5]   麦类作物产量形成与激素的关系 [J].
王振林 .
麦类作物学报, 1989, (06) :35-38
[6]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J].
吴颂如 ;
陈婉芬 ;
周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53-57
[7]   激素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综述) [J].
G. Michael ;
H. Beringer ;
徐强 .
麦类作物学报, 1986, (05) :3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