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斑岩铜矿若干问题

被引:16
作者
张洪涛 [1 ]
陈仁义 [2 ]
舒思齐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中国大陆; 板内成矿作用;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3.04.003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斑岩铜矿床的铜金属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是全球最具经济意义的矿床类型。中国大陆具有独特的地质演化历史,显生宙以来一系列构造-岩浆活动,促成了富水岩浆的浅成、超浅成侵位,为斑岩铜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文章立足于中国大陆的成矿地质背景,对中国大陆的斑岩铜矿床的时空分布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三大古板块边界控制成矿域的基本体制下,进一步强调次级"微板块"构造与斑岩铜矿床的成因联系,提出了"3大成矿域、7大成矿区"的区划方案,并以特提斯成矿域"陆缘增生-陆内深熔作用"为重点,探讨了具有中国大陆特色的板内成矿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中国铜矿床.[M].黄崇轲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1,
[2]  
滇西德钦羊拉铜矿.[M].战明国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3]  
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M].肖序常;汤耀庆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
[5]   云南格咱岛弧地苏嘎成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刘学龙 ;
李文昌 ;
尹光侯 .
地质通报, 2013, 32 (04) :573-579
[6]   福建省紫金山复式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 [J].
肖爱芳 ;
黎敦朋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5 (04) :343-351
[7]   大陆碰撞成矿作用:Ⅰ.冈底斯新生代斑岩成矿系统 [J].
侯增谦 ;
郑远川 ;
杨志明 ;
杨竹森 .
矿床地质, 2012, 31 (04) :647-670
[8]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钾长石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祝向平 ;
陈华安 ;
马东方 ;
黄瀚霄 ;
李光明 ;
刘朝强 ;
卫鲁杰 .
现代地质, 2012, 26 (04) :656-662
[9]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J].
赵忠海 ;
郑卫政 ;
曲晖 ;
郭艳 ;
李成禄 ;
王卓 ;
张俭峰 .
矿床地质, 2012, 31 (03) :601-614
[10]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J].
郭晓东 ;
牛翠祎 ;
王治华 ;
王梁 ;
夏锐 .
矿床地质, 2012, 31 (03) :6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