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通道(或运载)法转化的植株后代遗传表现及转化机理的探讨

被引:47
作者
曾君祉
吴有强
王东江
张健
马铮嵘
周志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或运载)法; 转基因后代表现; 转化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追溯了花粉管通道法的起因和形成以及现在的应用情况 ,说明利用此法可以将报告基因、目的基因等转入植物 ,经Southenblot,Northernblot等法鉴定和对表达产物的检测 ,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法 .作者实验室对小麦转基因植株后代连续 4代遗传表现的观察证明 ,转入的处源基因可以连续遗传 ,遗传规律与其他转化方法如农干菌法、基因枪法等所得结果相似 .在此基础上 ,作者从植物受精生物学的光学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出发 ,探讨了此法的转化机理 ,证明受精前后的卵细胞类似未完全酶解的原生质体 ,因此其转化机理应与原生质体的转化相似 .最后总结了此法的优点 ,列出了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麦生长点转化法初报 [J].
杜立群 ;
李银心 ;
麻密 ;
张志宏 ;
朱至清 ;
龚蓁蓁 .
植物学报, 1996, (11) :921-924+936
[2]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后代鉴定及遗传学分析 [J].
王东江,吴有强,张健,张佳云,曾君祉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2) :90-91
[3]   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 [J].
丁群星 ;
谢友菊 ;
戴景瑞 ;
米景九 ;
李太元 ;
田颖川 ;
乔利亚 ;
莽克强 ;
刘宝兰 ;
王音 ;
冯平章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7) :707-713
[4]   用花粉管途径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 [J].
曾君祉 ;
王东江 ;
吴有强 ;
张健 ;
周文娟 ;
朱小平 ;
徐乃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3) :256-262
[5]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导入中国栽培水稻品种中花11号获得转基因植株[J]. 谢道昕,范云六,倪丕冲.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8)
[6]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植株 [J].
谢道昕 ;
范云六 ;
倪万潮 ;
黄骏麒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4) :367-373
[7]   远缘杂交的分子基础——DNA片段杂交假设的一个论证 [J].
周光宇 ;
龚蓁蓁 ;
王自芬 .
遗传学报, 1979, (04) :405-413
[8]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远缘杂交的理论 [J].
周光宇 .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2) :16-20
[9]  
Thecell’scommitmenttosomaticembryogenesis .2 RonchiVN,GiorgettiL. BiotechnologyinAgricultureandForestr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