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理论

被引:15
作者
赵歌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消费理论; 身体文化; 体育健身; 文化哲学; 审美构建;
D O I
10.16469/j.css.201611003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费瑟斯通的消费理论探讨身体问题和体育健身这一身体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及其所承载的社会学意义。研究表明: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中,身体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还是处于生产和流通的商品,更是一个可以"加工"、"购买"及"使用"的特殊消费品,身体消费由此也获得了大众文化的广泛认同。通过分析作为身体消费形式的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内涵,认为:1)体育健身正是身体规训与身体享乐的矛盾融合;2)体育健身促成了健康身体与美丽身体的有机结合。通过探讨体育健身现象在生活审美构建中的重要价值,认为:1)体育健身是消费社会中自我认同的主要实践手段;2)体育健身也是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完美生活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体育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认为:1)体育健身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国务院出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并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体育健身社会文化价值的深入探索还将会继续。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梅洛庞蒂现象学对体育运动身体观的启示.[D].张川.山东师范大学.2013, 08
[2]  
让体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刘敬民;.人民政协报.2015,
[3]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M].欧阳灿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  
后身体.[M].汪民安; 陈永国; 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  
尼采与身体.[M].汪民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M].张再林;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生活即审美.[M].(美) 舒斯特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实用主义美学.[M].(美)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Shusterman)著;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
[9]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10]  
身体与社会.[M].(英)布莱恩·特纳(BryanS.Turner)著;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