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政府形象传播:畸变、批判及面子技术——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分析视角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相雨
机构
:
[1]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来源
:
政治学研究
|
2010年
/ 04期
关键词
:
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面子”;
“偏正结构”;
面子威胁;
面子技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政府形象传播成为政府建立、维护与提升"面子"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传媒崛起带来的社会"偏正结构"的式微。但是政府"面子"运作的方式、技术或策略的选择及运用不当,造成政府形象传播的畸变,其结果不仅无法建立、维护及提升政府"面子",甚至还会给政府带来"面子"威胁,或是引发政府的"面子"危机。而化解困局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及其领导能否顺应政府信息公开和传媒力量崛起的大势,修正政府"面子"观,正确选择、运用面子技术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政府新闻学的逻辑梳理——写在政府新闻学提出三周年之际
叶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
叶皓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8)
: 1
-
9
[2]
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政治参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相雨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7)
: 146
-
150
[3]
汶川地震周年祭: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有效测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J].
当代传播,
2009,
(03)
: 1
-
1
[4]
论政府的媒介形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2)
: 138
-
143
[5]
本土的人际传播研究:“关系”的视角与理论方向
翟学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翟学伟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3)
: 40
-
43+95
[6]
劝返民工抽了“北京欢迎您”一记耳光
邓永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永芳
[J].
中国社会保障,
2006,
(10)
: 8
-
8
[7]
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
刘小燕
[J].
现代传播,
2005,
(04)
: 48
-
50
[8]
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刘小燕
[J].
国际新闻界,
2003,
(06)
: 49
-
54
[9]
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
翟学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翟学伟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4)
: 144
-
157+207
[10]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M].翟学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
2
→
共 17 条
[1]
政府新闻学的逻辑梳理——写在政府新闻学提出三周年之际
叶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
叶皓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8)
: 1
-
9
[2]
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政治参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相雨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7)
: 146
-
150
[3]
汶川地震周年祭: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有效测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J].
当代传播,
2009,
(03)
: 1
-
1
[4]
论政府的媒介形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2)
: 138
-
143
[5]
本土的人际传播研究:“关系”的视角与理论方向
翟学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翟学伟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3)
: 40
-
43+95
[6]
劝返民工抽了“北京欢迎您”一记耳光
邓永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永芳
[J].
中国社会保障,
2006,
(10)
: 8
-
8
[7]
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
刘小燕
[J].
现代传播,
2005,
(04)
: 48
-
50
[8]
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刘小燕
[J].
国际新闻界,
2003,
(06)
: 49
-
54
[9]
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
翟学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翟学伟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4)
: 144
-
157+207
[10]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M].翟学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