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陈锋 [1 ,2 ]
谢正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丰枯遭遇; Copula方法;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6 ; 070601 ;
摘要
运用Copula方法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各受水区汛期、非汛期及全年降水量的联合分布,并基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式的降水结果,用所建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汛期来看,汉唐(汉江水源区-唐白河受水区)和汉海(汉江水源区-海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增加3.34%~16.48%和2.56%~8.21%,而汉黄(汉江水源区-黄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减小-1.97%~9.57%;从非汛期来看,汉唐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减小-0.21%~9.42%和0.99%~5.54%,而汉黄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增加1.79%~13.28%;从全年尺度来看,汉唐、汉黄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基本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境下分别减小-2.88%~10.97%、-1.28%~5.05%和-2.33%~7.01%。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P-Ⅲ型分布参数的线性矩估计与期望概率研究 [J].
林小丽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 (04) :269-271
[2]   线性矩法的特点评析和应用问题 [J].
金光炎 .
水文, 2007, (06) :16-21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研究 [J].
闫宝伟 ;
郭生练 ;
肖义 .
水利学报, 2007, (10) :1178-1185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 [J].
韩宇平 ;
蒋任飞 ;
阮本清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 (01) :8-11
[5]   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J].
李新周 ;
马柱国 ;
刘晓东 .
大气科学, 2006, (02) :277-284
[6]   多维联合分布计算方法及其在水文中的应用 [J].
戴昌军 ;
梁忠民 .
水利学报, 2006, (02) :160-165
[7]   Copula联结函数在多变量水文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J].
熊立华 ;
郭生练 ;
肖义 ;
袁汉芳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6) :16-19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量分析 [J].
阮本清 ;
韩宇平 ;
高季章 ;
王浩 .
水利学报, 2005, (01) :22-27
[9]   天津市水源地降水丰枯遭遇性分析 [J].
王志良 ;
杨弘 .
海河水利, 2004, (06) :15-18
[10]   基于全国50km×50km网格的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框架 [J].
谢正辉 ;
刘谦 ;
袁飞 ;
杨宏伟 .
水利学报, 2004, (05)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