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陈锋
[1
,2
]
谢正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丰枯遭遇;
Copula方法;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6 ;
070601 ;
摘要:
运用Copula方法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各受水区汛期、非汛期及全年降水量的联合分布,并基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式的降水结果,用所建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汛期来看,汉唐(汉江水源区-唐白河受水区)和汉海(汉江水源区-海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增加3.34%~16.48%和2.56%~8.21%,而汉黄(汉江水源区-黄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减小-1.97%~9.57%;从非汛期来看,汉唐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减小-0.21%~9.42%和0.99%~5.54%,而汉黄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增加1.79%~13.28%;从全年尺度来看,汉唐、汉黄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基本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境下分别减小-2.88%~10.97%、-1.28%~5.05%和-2.33%~7.01%。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