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级产生

被引:18
作者
吴莉 [1 ]
吴重涵 [2 ]
机构
[1] 南昌市实验中学
[2]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家校合作; 班主任; 家庭教育; 爱普斯坦; 行动研究;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20.03.001
中图分类号
G636 [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家校合作在政府、学校、年级和班级等多个层面具有分层结构,其中班主任班级教学管理层面的家校合作,具有基础性。本经验研究基于班主任家校合作行动个案的质性资料,对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实践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发现爱普斯坦实践模型在中国基本适切。在班级教学的人际互动结构中,传统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家庭作为互动的外部环境),发展为围绕师生互动的师-生-学校-家长-家庭互动结构(增加家庭、家长作为班级教学管理过程的基本因素),对学生、班主任(教师)、家长履行社会角色都有利,因而班级层面制度化嵌入家校合作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案例中,班级家校互动以解决问题(班级管理危机)为起点,以改善学生群体的(交作业和禁止带手机到校)行为、提高(美术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和(通过组织家长志愿者行动)改善家校共育氛围为行动目标,以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参与决策(过程性选择与决策)、在家学习、社区合作6种类型为多样化实践形式,以亲-师-生的情感交流、共享理解和"搭建脚手架,建立最近发展区"为基本原则。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家校冲突时,班主任、家长的协商谈判。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政策、学校行动与研究支撑 [J].
吴重涵 ;
张俊 .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11) :31-38
[2]   家长和教师参与家校合作的跨界行为研究——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经验模型 [J].
张俊 ;
吴重涵 ;
王梅雾 .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 (02) :78-84
[3]   从国际视野重新审视家校合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中文版序 [J].
吴重涵 .
教育学术月刊, 2013, (01) :108-111
[4]  
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爱普斯坦, 2012